学生资助
首页» 学生资助» 工作动态
 

德耀西农育英才 旺燃薪火续春秋——曹德旺先生捐资助学我校纪实

作者:张琳 冯炜         发布日期:2025-10-27     浏览次数:

     


10月的福州,秋色旖旎,花意仍浓,和煦的阳光洒在城市每一处的角落,明净而温暖。10月20日,受校党委书记黄思光、校长吴普特委托,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带领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学工部负责人等一行数人,专程前往榕城看望捐资助学、为我校科教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曹德旺先生,并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件由我校学生历时6个月雕刻而成的木质书卷工艺品。精细的刀功,淡淡的木香,传递出学校全体师生对先生的深深感恩和由衷敬意。

据统计,截至2025年,曹德旺先生及河仁慈善基金会19年来共资助我校7650人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寒来暑往,岁岁年年,这份跨越十九载的大爱,托举起了数千个家庭的希望,让一大批学子在困境中挺直了脊梁。


精雕细琢铭恩重  学子情深报德稠



这件实木工艺品,出自我校漆木篆刻协会三位女生徐杨、倪薇、陈子涵之手。徐杨,漆木篆刻协会负责人,语言学院汉教2401班学生;倪薇,水建学院水工专业研二学生,漆木篆刻协会前任会长;陈子涵,生命学院生工2201班学生,现已保研至山东大学。三位姑娘亲眼目睹身边同学在曹德旺助学金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并取得令人瞩目成绩,这些身边故事让她们印象深刻,并多次交流分享。在上网查阅曹先生回馈社会和在我校捐资助学的伟大善举后,更加感动不已。强烈的共鸣下,她们有了一个想法: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表达一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对先生的感激之心。

“曹先生的大爱对寒门学子来说是一个莫大希望,先生的教育兴邦理念和企业家精神令我们深受激励,我们也想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周围对先生敬爱的师生很多,我们想代表大家,把这份心意通过作品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谈起创作初衷,徐杨言辞恳切。        

很快,她们的想法就得到了学校相关领导和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基金会多次组织研讨,听取校领导和师生们的意见,最终确定了雕刻内容。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从今年4月份开始动意,到10月份,历时6个月,完成了这件作品。       



木质书卷长22厘米,宽20厘米,厚3.5厘米,上刻“德耀西农育英才 旺燃薪火续春秋 敬赠曹德旺先生”几行文字和北校三号教学楼,下方刻有三朵莲花,背面刻有“敬天爱人 止于至善”一行字。

“德耀”二字,嵌入曹德旺先生的名字“德”,表其以“德”立身、以德服人的品格;“耀”意为光辉照耀,喻曹先生慈善精神对西农的深远影响。上联整体赞扬曹德旺的德行照亮西农,助力学校培养优秀人才。下联中“旺燃”二字,嵌入曹先生的名字“旺”,同时形容火势旺盛,象征其事业(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福耀玻璃)蓬勃发展,慈善精神炽热不息。下联整体赞颂曹德旺的事业与精神如熊熊薪火,代代相传,共续辉煌。而莲花则具有多重象征,圣洁而高贵,为中华文化中独有的精神符号‌。“敬天爱人 止于至善”为曹德旺先生的人生左右铭和经营哲学核心,深刻影响其创业历程与企业文化。            

“这件作品以曹德旺的名字为核心,既赞扬其慈善精神对我校的影响,又颂扬其事业与精神的永恒传承。不仅完美诠释了曹德旺先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的价值追求,又将企业家精神、慈善事业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彰显出教育强国、实业报国的时代主题,立意鲜明。”学校基金会秘书长雷鹏说。       


十九载惠泽不断 助寒门学子梦圆


时光的齿轮回拨到十九年前。那时,中国高校,特别是农林院校学生中贫困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绝不让一名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这是国家的心声。为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2006年10月,学校广泛收集社会爱心人士信息,向全国慈善排行榜著名的企业家发出助学倡议函。

经过多方联络对接,部分爱心人士做出了回应,其中中国政协委员、著名慈善家、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先生接函后回复:愿意无偿资助农林科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祖国的农业及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贫困学生享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两个月后,曹德旺亲自带队来校考察。他现场再次了解情况后,决定设立“曹德旺助学金”:每年捐出150万元学生助学金,为期10年,每年资助300名学生,每人5000元,受到资助的学生连续滚动资助至大学本科毕业。这笔善款,成为我校当时金额最大的学生助学金。签约仪式后,满怀对农林学子的真切期待和浓浓的爱国情怀,曹德旺先生还结合自己的创业之路,为我校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此后,曹先生与我校保持了长期的亲密联系。历任校领导多次拜会曹德旺先生,校企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16年11月8日,由曹德旺先生创办的河仁慈善基金会持续设立“曹德旺励志助学金”。这次捐赠自2016年9月至2020年7月,为期5年,每年资助300名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本科生。2021年至今,河仁慈善基金会提高捐赠额度,继续每年资助600名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本科生。       

时光倏忽,2007年至今已经走过19个年头。19年的大爱惠泽,一笔笔滚烫的捐款,为数千名优秀贫困学子撑起了一片湛蓝晴朗的天空,清除了他们学业前行之路的后顾之忧,为他们追逐梦想、成就人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据统计,受助学生均顺利完成学业,有30%的学生被推免或考取到“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科研院所继续深造,20%的学生考取公务员及事业单位,50%的学生进入企业工作。一大批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推动和引领了单位事业的发展,获得“优秀公务员”“百业状元”“先进个人”“最佳新锐”等荣誉称号。       


建公平严谨机制 保精准帮扶到位


曹德旺助学金项目设立以来,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基金会、学工部和各学院通力协作,积极配合,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资助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项目执行公开、公平、公正,尽力做到精准资助、精准帮扶。

学校出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德旺助学金评定办法》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社会奖助学金项目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保障曹德旺助学金项目的顺利实施。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学校强化细节和过程管理,通过班级认定、院(系)审核、学校审定的工作机制,形成建立了曹德旺奖助学金贫困生数据库。在评定中严格执行四道程序:学生本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推荐;院系初审,院系公示;学校审定,结果公示,接受师生全程监督。层层把关,步步到位,确保曹德旺助学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最为困难的学生。       

“推荐时,除了相关证明外,我们还要求从生活中观察、同学中了解,调查掌握学生真实的消费情况,确保推荐结果真实可靠。”一位班主任表示。同时,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严格执行相关财务规章制度,管理规范有序严密,并建立了完备齐全的项目档案。

   

扶贫扶志相结合 创建育人新体系


扶贫扶志,强人强心。结合曹德旺助学金项目的实施情况,学校坚持资助和育人并重,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解决个人经济困难与学习困难、心理困难、就业困难等相结合,构建起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扶贫、扶志、扶能”有机结合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帮扶和历练。

开展名师励志引领工程。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组建励志导师团队,为受助学生举办成长成才励志报告,与学生分享学习、工作经验,引导学生立远志、践其行,成就成才梦。            

实施学习能力提升工程。遴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学习导师团队,开办计算机能力提升、英语强化学习、高等数学提高培训班,系统讲授学习技巧、知识要点,帮助受助学生清除学习障碍。       

强化心理素质帮扶工程。遴选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突出的学术骨干,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导师团队,为受助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系列活动,帮助受助学生舒缓压力,培育健全人格,坚定学业信心。            

拓展就业能力培育工程。遴选经验丰富的专家及优秀创业成功人士,组建就业创业导师团队,为受助学生举办求职技巧等方面的专门讲座和实践训练,帮助受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       

创新爱心实践塑魂工程。遴选热心公益事业、具备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与管理干部,组建爱心实践指导团队,担任受助学生爱心社团指导老师,在爱心实践中培养受助学生感恩意识和社会担当。            

系列资助育人工程效果良好,已成为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品牌项目,得到教育部、全国资助管理中心、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其门户网站作为经验宣传报道。       


真情温暖学子心 雪中送炭知感恩


“对我而言,这真的是雪中送炭的关怀!”农学院一名新生入校前,姐姐刚做完手术,父亲又不幸遭遇车祸,家里还有一个住院的奶奶,学费好不容易凑齐,日常生活怎么办?关键时刻,他得到了曹德旺助学金的资助。此后,他顺利完成四年学业,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后又申请到国家公派去德国读博。“感恩这份相助,我会用心做好,让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感到欣慰。”

高考前16天,路玲的妈妈突发疾病,虽经抢救脱离危险,但也使本就贫困的家庭负债累累。高昂的学习生活费如何解决?“如果没有这笔善款,今天的我或许会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与我同级的学生在象牙塔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而自己却只能向残酷的现实低头,和理想中精彩的未来告别……”            

路玲愉快而充实地度过了美好的大学生活。在葡萄酒学院,她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担任了学院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曹德旺爱心社外联部副部长、义务环保协会负责人,荣获校级优秀团员和院级优秀学生干部……“我一定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回报您、回报社会!”路玲在信中写道。       

10岁和15岁时父母相继离世,怀揣家里凑的和打工挣的3000元钱,杜小雯只身来到西农。在辅导员的帮助下,曹德旺助学金走进了她的生活,也帮助她完成了人生的蜕变:优秀学生干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连续三年本科专业第三名……“是您让我征服困难,超越自己!”中国基金委“爱心包裹”志愿者、曹德旺爱心社葡酒学院负责人……“是您,让我甘愿奉献,一路向前!”            

……太多的感人故事,太多的真挚情怀,在凤岗回荡不息。       


涵养厚植慈善种 传承精神后来人


校党委书记黄思光、校长吴普特在致曹德旺先生的感谢信中深情表示:“曹公之善举,如春风化雨,润吾校之草木;似深夜明灯,照学子之征途。今全体师生,感先生之厚德,怀奋进之志,树德务滋,树基务坚,追求卓越,强农兴国。”



十九年的大爱传承,曹德旺先生、福耀集团、河仁慈善基金会的爱心义举以及慈善理念,已深化为贫困学子求知追梦的信心和力量,涵养了他们好学乐施、积极向上的健全品格。            

受助学生在项目的感召和带动下,自发成立“曹德旺爱心社团”。爱心社秉承“行动传递爱心、搭建爱心之桥、永驻感恩之心”的宗旨,坚持“真诚、实践、 服务、奉献”原则,开展了“德育我心旺农践行”暑期三下乡大学生实践活动、“青春飞扬梦想起航”励志交流活动、爱心助教等爱心公益活动。受助学生年人均有40学时以上的公益经历,爱心社多次荣获学校“五星级社团”等荣誉称号。       

曾获资助的景福军毕业后自主创业,任杨凌展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依然热衷公益事业,先后组织发起中国北京尚读公益活动,参加公益人数达1562人,并组织参加北京万人模拟考试志愿服务活动及全国贫困地区扶贫、杨凌无人机进校园志愿服务、国际马拉松井盖涂鸦等大型公益活动。此外,他还组织成立了展翼爱心社,构建公益活动服务平台,“我要用自己的方式践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姚自立毕业后在浙江大学从事社会学博士研究,后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在CS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他说:“唯有让自己更优秀,才是对资助我的曹先生最大的回馈。”       

孔锐毕业后工作,成为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师,他说,是曹先生帮助自己实现了心中的梦想。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每一个项目。“感谢生命中有如此温暖的光芒,我会努力向光生长!”            

大善大德,大爱大义。这一切,让每位受助学生、让每一个西农人都为之感动。       

与曹先生的交流,令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触动颇深:“先生出身农村,对三农有着天然的感情,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独到的见解,对我校学生给予了无限关心和温暖。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我们始终铭记,并将这份善念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培育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回报曹先生的殷切期望。”       

永怀感恩之心,力行感恩之事。“胸怀社稷、乐善好施,助教兴学、达济天下”,曹德旺先生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三农”、培育英才所作的无私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弘扬。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处  

地址:陕西省杨凌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农路22号  邮编:712100